> 洞口生活 > “路通巴蜀那须檄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路通巴蜀那须檄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路通巴蜀那须檄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路通巴蜀那须檄”出自宋代仇远的《和两山二首》。

“路通巴蜀那须檄”全诗

《和两山二首》

宋代 仇远

世事枰棋入角危,有人袖手只攒眉。

路通巴蜀那须檄,马立澶渊更要诗。

公竟醉耶从汝笑,树犹如此信吾衰。

传闻双珥消兵气,犹把葵心向郁仪。

《和两山二首》仇远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和两山二首》

作者:仇远

朝代:宋代

中文译文:

世事枰棋入角危,

有人袖手只攒眉。

路通巴蜀那须檄,

马立澶渊更要诗。

公竟醉耶从汝笑,

树犹如此信吾衰。

传闻双珥消兵气,

犹把葵心向郁仪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仇远所作,名为《和两山二首》。这首诗以抒发作者对时局和个人身世的感慨为主题,表达了对世事变幻和自身处境的思考。

诗的开头,作者以象征性的语言描述了世事如棋局般的危险局面,暗示着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。而有些人却束手无策,只能皱眉苦思,无法解决问题。

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对政治局势的关注。作者提到了巴蜀地区的交通畅通,并提到了澶渊之盟,暗示着战乱和外患的威胁。然而,作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并不仅仅依靠政治手段,更需要诗歌的力量。

下一句中,作者以幽默的口吻自问:“公竟醉耶从汝笑”,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苦笑。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现实的一种逃避,通过酒来遗忘烦恼。

接着,作者借树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衰老和颓废之感。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坚强,而作者认为自己已经衰老到与树相似的程度,表现出对时光的无奈和自己境况的感慨。

最后两句,作者传闻双珥(一种耳饰)已不再被用于战争,消散了战争的气息,而转而向郁仪(一种音乐器)表示敬意。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文化艺术的推崇。

总体而言,这首诗以抒发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身世的思考为主题,通过对世事和个人命运的描绘,表达了对和平、诗歌和文化的追求。诗中运用了象征、幽默和对比等修辞手法,给人以深思的空间,展示了仇远独特的诗人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