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衲衣下事火烧山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衲衣下事火烧山”出自宋代释如净的《颂古五首》。
“衲衣下事火烧山”全诗
《颂古五首》
宋代 释如净
衲衣下事火烧山,腊月家贫彻骨寒。
堪笑连延曾未息,眉毛焦赤面皮乾。
《颂古五首》释如净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颂古五首》是宋代诗人释如净所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衲衣下事火烧山,
腊月家贫彻骨寒。
堪笑连延曾未息,
眉毛焦赤面皮乾。
译文:
在衲衣下,火焰烧山,
腊月里,家中贫穷彻骨寒。
可笑的是,连延续的困苦也未曾消失,
眉毛焦红,面皮干燥。
诗意和赏析: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生活在贫困和艰难环境中的境遇。首句中的\"衲衣下事火烧山\"意味着作者身处衣食无着的贫困状态,连生活所需的温暖都无法得到,形容了作者生活的困苦和残酷。第二句\"腊月家贫彻骨寒\"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家境的贫穷和寒冷,透露出作者深深的无奈和痛苦。
接下来的两句\"堪笑连延曾未息,眉毛焦赤面皮乾\"传递出作者对自己困境的反思和无奈。\"堪笑连延曾未息\"表达了作者对连绵不断的困苦的无奈和嘲笑,意味着作者长久以来一直无法摆脱困境,生活无望。\"眉毛焦赤面皮乾\"形象地描绘了作者面容的憔悴和疲惫,凸显了长时间的贫困和艰辛所带来的痛苦和折磨。
整首诗以简短的词句传达了作者生活的艰辛和无奈,通过描绘贫穷和寒冷的景象,以及对连绵不断的困苦的反思,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无助。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表达方式,引发读者对社会不公和人生困境的思考,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生活的真实感受。